滾揉是將肉料之間相互碰撞、摩擦、擠壓,降低肌纖維和結締組織的機械強度,同時,肌肉擠壓變形促進溶質遷移擴散,使鹽分均勻分布,結合機械作用,提高蛋白質溶解度,從而改善肉類原料的嫩度及口感。
肉制品的滾揉需要在滾揉機作用下完成操作,影響肉品滾揉品質的因素主要有真空度、滾揉溫度、滾揉時間、轉速和滾揉方式等參數。
1. 真空度
在對肉制品進行滾揉加工時,通常采用的真空度為-0.08mPa,滾筒內產生一定的負壓,可以有效防止肉制品在后續熱加工處理時產生空氣膨脹,從而破壞產品結構。真空能抑制微生物生長和脂肪氧化,并改善產品色澤。總之,真空能大幅提高肉制品的穩定性。
2. 滾揉溫度
滾揉溫度通常控制在0~4 ℃,此時肉的口感和嫩度較優。滾揉過程中的摩擦生熱雖然對腌制速率有一定的促進作用,但溫度升高,酶活性增強,蛋白質、脂肪水解加快,微生物繁殖加快,產品穩定性降低。在滾揉腌制時,***好與制冷系統聯用,特別是在夏季高溫環境中,更應將滾揉溫度控制在適宜條件下,避免溫度波動過大,造成產品品質下降。
3. 滾揉時間
滾揉時間與肉塊種類、大小及厚度密切相關,較大肉塊通常需要在滾揉前期進行鹽水注射,才能實現較好的滾揉效果。
4. 轉速
滾揉機轉速決定物料在滾筒中的翻滾、摩擦和撞擊強度,轉速過小,滾揉機按摩力量不足,腌制液滲透慢且不均勻;轉速過大,物料與機械之間撞擊摩擦過強,肉料表面發生撕裂,并產生破碎肉末。
5. 滾揉方式
滾揉方式主要分為間歇滾揉和連續滾揉,不同方式之間優勢各異。間歇滾揉更有利于蛋白質充分溶出,能改善西式產品的色澤、嫩度及出品率。
以上就是影響滾揉效果的主要因素,需要結合企業自身的生產條件合理優化。